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諸中門五絕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ljx0012無知    時間: 2012-8-3 04:42
標題: 【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諸中門五絕】

證治準繩雜病第一冊諸中門五絕

五絕:

 

治五絕。

 

一自縊,二摧壓,三溺水,四魘魅,五產乳。

 

用半夏一兩末之,為丸豆大,內鼻中愈。

 

心溫者,一日可治。

 

自縊死:

 

 仲景云:自旦至暮雖已冷,必可治。

 

暮至旦則難,鞏此當言陰氣盛故也。

 

然夏時夜短於晝,又熱,猶應可治。

 

又云:心下若微溫者,一日以上,猶可治之。

 

當徐徐抱解,不得截繩,上下安被臥之;一人以腳踏其兩肩,手挽其發常令弦急,勿使縱緩;一人以手按據胸上,數摩動之;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;若已僵直,但漸漸強屈之,並按其腹,如此一炊頃,雖得氣從口出,呼吸眼開,仍引按莫置,亦勿勞之,須臾可少與桂湯及粥清含與之,令喉潤漸漸能咽乃止,更令兩人以管吹其兩耳,此法最善,無不活者。

 

自縊者,切不可割斷繩子,以膝蓋或用手濃裹衣物,緊頂穀道,抱起解繩放下,揉其項痕,搐鼻及吹其兩耳,待其氣回,方可放手。

 

若便泄氣,則不可救矣。

 

《肘後方》自縊死,安定心神,徐緩解之,慎勿割繩斷,須抱取。

 

心下猶溫者,刺雞冠血滴口中即活。

 

男雌女雄。

 

又方,雞屎白如棗大,酒半盞和灌及鼻中尤妙。

 

《千金方》以藍汁灌之,余法同上。

 

自縊死,但身溫未久者,徐徐放下,將喉氣管捻圓,揪發向上揉擦,用口對口接氣,糞門用火筒吹之,以半夏、皂角搐鼻,以薑汁調蘇合香丸灌之,或煎木香細辛湯調灌亦得。

 

得蘇可治,繩小痕深過時者不治。

 

摧壓:

 

 卒墮摧壓倒打死,心頭溫者皆可救。

 

將本人如僧打坐,令一人將其頭發控放低,用半夏末吹入鼻內。

 

如活,卻以生薑汁、香油打勻灌之。

 

余詳折傷門。

 

溺水死:

 

 撈起,以尸橫伏牛背上,無牛以凳控去其水,冬月以綿被圍之,卻用皂角以生薑自然汁灌之。

 

上下以炒薑擦之,得蘇可治。

 

若五孔有血者不治。

 

《金匱》救溺死方,取灶中灰兩石埋之,從頭至足,水出七孔即活。

 

溺水者,放大凳上睡著,將腳後凳腳站起二磚,卻蘸鹽擦臍中,待其水自流出,切不可倒提出水,此數等,但心頭微熱者,皆可救治。

 

又方,溺水死一宿者尚活,搗皂角綿裹納下部,須臾出水即活。

 

魘:

 

 神虛氣濁,風痰客於心肺,所以得夢不覺,濁氣閉塞而死。

 

氣動不蘇,面青黑者不治。

 

急以搐鼻散引出膈痰,次以蘇合香丸導動清氣,身動則蘇,若身靜色陷者不治。

 

魘死不得近前喚,但痛咬其腳跟及唾其面。

 

不醒者,移動些少臥處,徐徐喚之,元有燈則存,無燈切不可點燈。

 

《肘後方》臥忽不寤,勿以火照之殺人,但痛嚙大拇指際,而唾其面則活,取韭搗汁吹鼻孔,冬月用韭根取汁灌口中。

 

皂角為末如綠豆大許,吹入鼻中,得嚏即氣通。

 

雄黃搗末細篩,以管吹入鼻孔中。

 

引用http://jicheng.sabi.tw/jcw/book/%E8%AD%89%E6%B2%BB%E6%BA%96%E7%B9%A9/%E9%9B%9C%E7%97%85/2

 

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connect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