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海鮋(黑鮋)】
【辭書名稱】魚類
學名:Ectreposebastesimus(Garman,1899)形態:體型橢圓,體高側扁。
頭部大,棱棘低平,頭頂有鱗,眼小,眼眶周圍平滑,口大,端位,沿著上頜骨中央有一條明顯的脊狀隆起,前鰓蓋骨棘尖突。
側線凹溝狀,側線孔大而明顯。
體為黑色,故稱「黑鮋」,少部分個體會呈紫紅色;
口腔黑色,有少部分橙紅色斑駁,體長可達18公分。
分布:廣泛分布於溫帶及熱帶海域。
生態習性:屬於深海種類,棲息400~2,000公尺的深海區,是分布最深的鮋科魚類,也稱「深海鮋」,肉食性,以小型甲殼類為主食。
利用:並不常見,偶為底拖網漁船漁獲,無經濟價值,漁民均棄置為下雜魚。
引用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bth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connect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