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術堪輿學苑】

標題: 【冬溫溫毒條論】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伍智毅    時間: 2014-2-14 19:01
標題: 【冬溫溫毒條論】

冬溫溫毒條論


冬溫溫毒條論


嘗考軒岐《靈》、《素》,及仲景《傷寒》雜病,


《金櫃玉函》諸書,有傷寒而無冬溫。


迨南醫輩出,始著其名。


其症之由,皆因冬令溫燠,陽失潛藏,甚至冰霜不見,桃李舒葩,而乾坤之氣,遂有闢而無闔矣。


人生(1)一小天地,天地既有闢而無闔,則人身之氣化亦有洩而無藏矣。


是故冬應寒而反溫者,即為恆燠之咎徵。


人或正氣有虧,則邪尤易感。


以致頭痛無汗,發熱惡寒,與傷寒仿佛,但口渴脈數,鼻乾氣燥,則與傷寒有異。


甚則為痧、為斑、為痘,(1)生:疑為"身"字之誤。


皆此類也,更有陰虧陽亢之體,陰氣暴絕,陽邪獨發,初起便目赤齒枯,舌絳口渴,斑如錦紋,神昏咽痛,脈弦數促,此名溫毒,即《傷寒例》中陽毒症也。


較諸冬溫更上一層,為感症中之最險者,故名為毒。


而惟幼稚為甚者,蓋以體屬純陽,陽與陽合,以類相招,其感尤速。


凡遇此症,即宜辛涼清解,甘寒養陰,佐以解毒,可免萬一。


若再溫表,猶抱薪救火,定遭熱斃。


故大江以南,地卑氣濕,潮濕霧露,皆能致病。


況冬失其令,尚易感溫,其真傷寒者,廿無一二。


間有證類太陽,而頭痛身疼,發熱惡寒,只須辛涼清解,得汗即愈。


究因地暖氣疏,易感易散,非若北方地寒氣剛,可概以真傷寒法治之也。

 

引自:http://www.a94382761.com/forum.php?mod=redirect&goto=findpost&ptid=453680&pid=726094&fromuid=526





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connect.wsky.ink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